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阴历:

道德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道德建设
【榜样】陈开森——“道德模范”事迹展播

2024-08-20

      陈开森,男,汉族,中共党员,1993年9月出生,2010年7月参加工作,2016年7月入党。毕业先后在合肥、上海从事市场销售工作,2015年回乡创业,2017年创办公司,2018年创办合作社,先后获得市县荣誉。短短几年的时间,陈开森作为良梨镇第一批返乡创业青年,用勤劳筑梦想,用实干助推乡村振兴。

“酥梨+电商”创出品牌路

      陈开森家所在的良梨镇,因盛产好梨而得名。2014年砀山酥梨大丰收,价格却较持续走低。看到父母辛苦一年换来的却是“丰产不丰收”,在外工作多年的陈开森,那时也是刚刚接触电商,家里的几万斤酥梨很快通过电商销售一空。2015年,经过慎重考虑及市场调研,他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就从电商开始,他要把最优质的酥梨销售到城市人的餐桌上,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2年多的时间,陈开森通过电商平台销售酥梨、梨膏、罐头等农产品,成功对接了全国30余省的县市代理,打通了销售渠道。2017年创办了砀山一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注册了“罐头哥”“俊汐”“梨礼”商标。

“新农民”创业创新

      2018年,陈开森联合了本村4位懂管理、有技术、有能力的“新农民”创办了“砀山县鼎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果园40亩,采用现代化的果树种植管理技术,确保梨果质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下单,线下交易的模式进行电子商务砀山水果的运销,走出一条集收购、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创新了消费模式,缩短了流通环节,节约了销售成本,有效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难卖的问题,为广大农民的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销售途径。在鲜果成熟季节,合作社通过对接国内知名生鲜电商平台,每天可发货20余吨,创收20余万元。2021年为了帮助老百姓卖货难,难卖货,农产品滞销的情况,带着自己家乡的农产品申请832扶贫平台,让家乡的农特产站在全国的扶贫网站上售卖,线下联系对接国家以及省级的帮扶单位,以售卖农户的农产品来帮扶脱贫户,让他们可以稳定脱贫,不再返贫。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关键在干,关键在人,而陈开森和他的团队们一直在不断地去创新,去发现。2022年3月陈开森带领公司的3个90后创业青年开始做起抖音平台,依托砀山一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公司账户,通过抖音宣传家乡农产品,2个月的时间账号就做起来了,根据自己先天的水果供应经验优势,优选源头好货,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出去带货助农,第一个月销售额就破60万。同年4月,他被评为“宿州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被砀山县商务局评为“公益助农直播带货形象大使”。

“创业青年”助推乡村振兴

      2017年,陈开森响应政府商扶贫号召,公司在采购方面高价收购贫困户果农种植的水果,2018年合作社成立后积极推进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同时为有从事电商销售能力的脱贫户提供免费的创业指导。2018年开始48人务工就业,参与公司商品的生产经营,并为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使贫困户增加收入27.2971万元;同时在2020年该公司优先收购脱贫户农产品带动103人,收购金额高达51.4188万元,使贫困户收入有保障,高质量地稳固了脱贫成果,更是为乡村振兴助了一把力。

      “我就想要让大家脱贫致富,必须让农产品走出去”陈开森听说家乡的农产品价格低,有时伴有滞销的情况,于是利用各种电商平台,联系全国各地水果商,把产品做成宣传单页,并且出去考察,全国各地只要有展会,他都会带着家乡的农产品去参展,为的就是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去,宣传出去,经过陈开森走出的家乡特产卖出了比在砀山高出几倍的价格,而且利用加工,把砀山梨熬制成了梨膏,梨膏又加工成了梨膏棒棒糖,这样他的公司里又产生了一系列的流水线,现在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产品,陈开森发动了村里种植大户,以他成立的合作社为依托,动员广大村民种植管理砀山酥梨,提高产品质量,带动农户发展。同时对农户以及社员进行统一收购,由公司加工分类后销往全国各地,有效地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发挥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2021年底陈开森所在的马庄村建立了壹号梨园项目,他便想依托打造壹号梨园引进新技术,把家乡的农产品做起来,他深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富。陈开森相信未来的乡村一定是一个更有吸引力的地方,乡村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可以承载很多创新,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在扶农助农兴农的路上,陈开森以及他的团队将不懈努力,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