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身边好人

您的位置:首页 >>身边好人
【榜样】李祝敏——“宿州好人”事迹展播

2024-07-18

李祝敏,女,1978年1月出生,砀山县玄庙镇大寨村村民。李祝敏的丈夫双臂截肢,夫妻两人相依相伴、相互扶持20多年。公公突发脑血栓,无法正常行走,生活不能自理,她便一日三餐、洗衣洗脚擦身,帮助公公护理按摩双腿,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把母亲从外地老家接到了家里生活,和丈夫共同照顾双方的老人,她们夫妻的孝顺在邻里间被广为称赞,2024年第一季度获评“宿州好人”称号。

2001年,李祝敏和丈夫一起在山东玩具厂打工,两人相识、相爱,成为男女朋友,生活简单却也幸福。她的夜班比较多,男友心疼她缺少睡眠、过于劳累,于是帮她去上了夜班,然而,意外发生了,男友的双手不慎被挤进了机器,导致不得不截去双手和一段胳膊。

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两人都痛心不已,却仍要面对现实,李祝敏慎重考虑之后,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坚定地嫁给了他。在丈夫李永利身体状况恢复一些之后,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婚后两人一同回到了砀山县玄庙镇大寨村生活。

“我双手截肢后,她当时就想着不能抛弃我,没有一点犹豫,不管生活如何艰难,都要坚定地照顾我一辈子,我们俩一起走下去。”提起20年多前的事情,丈夫双眼仍然饱含感动的泪水。

回到老家后,丈夫情绪消沉,拖着残缺的身体,他不敢出门,不敢面对亲戚朋友,躺在家里整日以泪洗面。身为妻子的李祝敏藏起所有的难过,耐心地安慰劝导他,正是她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自始至终默默的陪伴,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终于帮助丈夫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

即使困难重重,也不能被生活打倒!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手了还有胳膊,她便帮助丈夫学着用两只胳膊除草、施肥、犁地,种地,手臂上的皮肤被磨得红肿、溃烂,发炎,忍受着常人意想不到的艰辛,身为妻子的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她只能默默藏起眼泪,始终微笑鼓励丈夫一遍又一遍不间断地练习,这样才有了他现在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的劳动能力。

打开丈夫心结后,她决定和丈夫一起管理果树,扛起家庭的责任。她一边鼓励丈夫学习开拖拉机、耕地,另一边和丈夫一起率先盖起了大棚,种植了20多亩油桃,成为了村里第一家种植大棚油桃的农户,同时家里还种植了10多亩梨树,修剪枝条、喷洒农药,销售酥梨,她样样能干,她们夫妻还开通抖音账号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家都被她们乐观积极的态度打动,她丈夫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折翼梨哥”。

生活虽然有很多艰辛,但她始终保持积极坚强的心态,不仅农活干得好,家里也照顾得很好。提起她对公公的照顾和孝顺是邻里皆知。“他们两口子对老人孝顺得很,正常人都没有他们做得好,照顾瘫痪老人,还要教育抚养三个孩子,这两口子很了不起!”提起夫妻俩,邻居竖起大拇指告诉我们。

婆婆很早就去世了,公公常年在煤矿厂工作,身体落下很多毛病,退休后一直由她和丈夫来照顾。7年前,公公脑血栓,无法正常行走,生活不能自理,李祝敏便一日三餐、洗衣洗脚擦身,帮助公公护理按摩双腿,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到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夫妻俩都会帮父亲理发、修剪脚指甲,她们夫妻的孝顺在邻里间被广为称赞。

生活的磨难接踵而至,她的父亲前两年也因病去世了,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于是李祝敏便和丈夫商量,把母亲也从安徽利辛县老家接到了砀山玄庙镇大寨村,共同照顾双方的老人,一边是70多岁的公公,一边是80多岁的母亲,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有家人的陪伴,李祝敏便感到很知足了,从不觉得苦和累。

“这些年和丈夫一起携手同行,相互照顾,相濡以沫,虽然生活很苦,但是未来还是美好的!我家大女儿在职业技校也马上毕业啦,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她的脸上挂着的爽朗的笑容,眼里依然充满希望的说。

李祝敏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并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展示着她坚韧与顽强的性格,从来不会向生活低头!(砀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