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道德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道德建设
葛集镇:农民变“蓝领”脱贫有新招

2016-06-06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葛集镇党委政府广泛征求意见,不断创新机制,变“送”为“引”,变“民”为“工 ”,把“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起来,广开脱贫新路,增加致富途径。

“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对农民来说,有事干,就有钱赚,有收入,就能脱贫致富。帮助贫困群众有序有效地实现转移就业,也成为加快脱贫加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华村贫困村民张朝义一早就到该镇昌海塑业上班,虽然年龄大了,腿脚不太好,但眼力和手工还好,每天能做塑料编制袋子几百个。他喜滋滋地说:“年龄大身体又不太好,不能出去打工。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找着活干,每月收入七、八百元左右,顾得了零花。”

今年以来,该镇立足水果、银杏产业抓招商,引进水果包装塑料加工箱、编织袋厂2家,银杏深加工1家等企业,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创业的平台。目前,该镇已有近400贫困农民像张朝义一样在家门口“抬脚”进厂,成为名副其实的“蓝领工人”,走在了脱贫致富的路上。

培植工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反哺农业与吸纳群众脱贫的空间也随之变大。为把更多的就业机会送到贫困群众,该镇全体帮扶干部结合走访,加班加点,深入农户,做到基本信息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摸清了就业劳动力的具体情况。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农民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宣传优惠政策同时,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建议与需求,为组织就业助推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给钱给物不如给出路”。农民变“蓝领”,不但促进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有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贫困群众的出路。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镇已完成劳动力转移400多人次,劳动力人均增收2000多元,实现了“农民+ 蓝领”的收入“叠加效应”。(戴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