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动态
您的位置:首页 >>创建动态
砀山县高铁新区改造农村厕所惠民生
2021-11-24
小厕所、大民生,小空间、大文明。近年来,砀山县高铁新区采取多项举措,扎实推进厕所改造工作,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统一思想,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和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分工,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推进农村改厕和管理工作有序实施。
成立改厕组织,建立三级包保责任体系。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以行政村为主体,村书记为落实整改任务的第一责任人,以自然村为单位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及包片城管市容队员,严格对照改厕户清单逐户排查,力争不少一村、不落一户。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
成立各村社区管护队伍,巩固改厕工作成果。按照“专人管理,积极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各村(社区)成立管理队伍,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管护工作队长,每村配置一台小型吸污车,各村(社区)两委干部负者管护各片区户厕,作业时填写作业单,群众签字建立台账,收集后的粪便直接还田用作有机肥料使用。健全管理网格,做好改建厕所后续工作,使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
加强后续管护,提供经费保障。按照政府主导、村(社区)为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规定清掏一户化粪池粪便收取服务费25元,其中财政每户补贴15元、农户适当出资10元,由村(社区)管护队负责清掏管护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管理积极性。通过发放户厕使用“明白纸”,教会群众会使用、会维护,知道户厕坏了找谁修,粪便满找谁抽,把农户满意度作为检验农村改建厕所管理成效的标准,带动农户参与厕所管理和维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级负责,压实责任促使用。各村(社区)是农村改厕后续管理维护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各村(社区)两委干部是做好改厕后期运维管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压实责任,保证户厕正常使用。村(社区)两委干部同时也是维修员,负责本片区内的维修工作,做好维修台账。
目前,高铁新区改造卫生厕所801户,包括站前社区、陇海新村、薛口村、新城社区、西苑社区和孟饭棚社区等6个村居。累计接通户厕安装自来水798户,安装户厕门顶600余户,维修更换化粪池20余户,加固厕屋、地面硬化600余户,申请县级维修资金24万余元,新区财政投入12万余元,保障群众改造后的户厕通水,有门,有顶,室内干净,厕屋安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中安在线 李艳龙)
统一思想,建立长效机制。各村(社区)充分认识农村改厕和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责任分工,通力协作,密切配合,推进农村改厕和管理工作有序实施。
成立改厕组织,建立三级包保责任体系。严格按照网格化管理,以行政村为主体,村书记为落实整改任务的第一责任人,以自然村为单位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及包片城管市容队员,严格对照改厕户清单逐户排查,力争不少一村、不落一户。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人。
成立各村社区管护队伍,巩固改厕工作成果。按照“专人管理,积极维修,及时抽取,科学利用”的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各村(社区)成立管理队伍,由村(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管护工作队长,每村配置一台小型吸污车,各村(社区)两委干部负者管护各片区户厕,作业时填写作业单,群众签字建立台账,收集后的粪便直接还田用作有机肥料使用。健全管理网格,做好改建厕所后续工作,使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
加强后续管护,提供经费保障。按照政府主导、村(社区)为主体、全民参与的原则,规定清掏一户化粪池粪便收取服务费25元,其中财政每户补贴15元、农户适当出资10元,由村(社区)管护队负责清掏管护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管理积极性。通过发放户厕使用“明白纸”,教会群众会使用、会维护,知道户厕坏了找谁修,粪便满找谁抽,把农户满意度作为检验农村改建厕所管理成效的标准,带动农户参与厕所管理和维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分级负责,压实责任促使用。各村(社区)是农村改厕后续管理维护工作的直接责任单位,各村(社区)两委干部是做好改厕后期运维管护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压实责任,保证户厕正常使用。村(社区)两委干部同时也是维修员,负责本片区内的维修工作,做好维修台账。
目前,高铁新区改造卫生厕所801户,包括站前社区、陇海新村、薛口村、新城社区、西苑社区和孟饭棚社区等6个村居。累计接通户厕安装自来水798户,安装户厕门顶600余户,维修更换化粪池20余户,加固厕屋、地面硬化600余户,申请县级维修资金24万余元,新区财政投入12万余元,保障群众改造后的户厕通水,有门,有顶,室内干净,厕屋安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中安在线 李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