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建设2020-02-2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城镇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带头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和战斗员,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作用,在艰苦的战“疫”中,“铿锵玫瑰”展现了温柔而有力的“巾帼力量”。
最美执委,抗“疫”一线写担当
砀城镇是砀山县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心,全镇有26个社区,8个行政村,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分为6大片区。作为片区总负责人中唯一的女性,砀城镇党委委员、镇妇联主席范昕瑜立足工作岗位,有担当、敢作为,奉献了巾帼力量。
下沉到“疫”线,巾帼有担当。早出晚归,这是对范昕瑜的真实写照。每天她到村、社区安排防控工作,到各个检测点查看疫情防控情况,高标准、严要求是她对疫情防控的工作态度。“现在不许出门,请回去吧!”“买菜大人去就行,小孩子不要出门!”“在小区也不要扎推聊天”“没带口罩,你怎么不带口罩。”一到检测点,她就不停劝导进出人员。1月30日,范昕瑜到侯楼小区巡查,当看到有位妇女带着孩子出门便上前劝说:“小孩子不要带出门,现在这个病毒小孩子也会被传染。”“他不舒服,我带他出去来看看。”妇女说。得知小区内还有一个诊所,她便立即前往查看。当看到诊所无通风窗户、环境脏乱、吊水患者中还有未佩戴口罩人员时,她立即对医护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对看病人员耐心劝返,并联系砀城镇中心医院及卫生监督管理局,联合执法,对该诊所进行停业整顿处理。
高速公路通,疫情不能通。为安全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让公路交通运输畅通,宿州市封闭的高速路口全部解封。卡点撤了,但疫情防控没有结束,范昕瑜要求工作人员加强疫情宣传,切勿放松警惕,认真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2月21日,范昕瑜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果农在卖梨装车时未佩戴口罩,她立即与该村干部联系,要求村干部赶赴现场查看,指导人员佩戴口罩,安全装运。随后,范昕瑜亲自与果农联系,耐心解释劝说。“路通了,并不是抗‘疫’松了,而是更要抓严抓细。”范昕瑜坚定地说。
最佳宣传员,抗“疫”宣传当“尖兵”
砀城镇党政办工作人员伍晶晶,老家是合肥长丰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老家长丰休假的她乘高铁急匆匆回到砀山,立即进入抗疫工作状态。白天她跟随镇领导巡查片区疫情防控情况,到疫情一线巡查采访,晚上回镇后加班写新闻稿。立春后又下了一场雪,让人回到了天寒地冻的隆冬。伍晶晶居住的地方,离新搬迁的镇政府办公地点很远。每天晚上加班写稿结束后,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住处,还要一个人做饭吃。她日夜操劳,累得病倒了,才有时间休息。
在疫情防控期间,砀城镇宣传稿件被各级媒体大量采用,其中人民网发表2条,安徽学习强国平台2条,安徽日报4条,拂晓报2条,县级媒体采用稿件更多了。其中伍晶晶撰写的9篇新闻稿,有8篇被不同级别的媒体采用编发。该镇“魅力砀城”微信公众号,共发布25次,发表新闻145条,有关疫情的133条,其中46条是伍晶晶撰稿。干部群众都夸赞伍晶晶是抗疫“最佳宣传员”。
最暖女书记,“红色管家”分外忙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砀城镇土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诗,始终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值守,夜以继日坚守在社区防疫第一线。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在疫情防控中,土山社区的金利小区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工作要求,地毯式排查小区内从外地返砀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并要求居家隔离。社区内从武汉返乡人员共有14人,张诗成为他们的“红色管家”,她每天询问隔离人员的身体状况,对隔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压力。每隔一段时间,张诗会亲自给隔离人员送去生活物资,解决他们生活上的问题。在大家眼里,这个“管家”话虽然不多,却很暖心。
封闭小区,不封闭居民“菜篮子”。“现在不能出去,因为咱们小区是安全的,你出去,他也出去,咱们小区的居民就会变成不安全了。”“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尽可能减少流动。再等几天吧!”每天,张诗都会在一线值守,劝导进出人员。据了解,金利小区内除了“疫”线工作人员以及必须外出的员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许外出。虽然要求很严,但行动很暖心。同时,张诗积极与壹度便利点和农副产品供应商联系,保障在防疫期间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物资的供给,有效解决了居民生活问题。(中安在线宿州频道 李艳龙 李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