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建设2018-11-09
砀山县环保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源”预防,从“细”落实,从“严”治理,把各项环保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捍卫蓝天绿水净土。
从“源”预防,严把环境准入关。强化源头治理。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控制”的环境准入机制,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截止目前,共计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报告表62个、报告书5个、环境影响登记表167个,按时办结率100%,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派员参加市局组织的省厅业务骨干培训3期。县污普办组织环保局业务骨干及镇、园区的普查员,到市局参加2期清查培训及报表制度培训,委托第三方机构介入,力争全面摸清污染源“家底”,建立数据档案,为加强污染源监管、改善环境质量、防控环境风险提供“支撑点”。
从“细”落实,分类施策打赢环保攻坚战。突出水、大气、土壤“三大领域”,结合我县实情,细化任务目标,多点发力全面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努力实现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精准化治气,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条块结合、精准施治,采取治煤、治尘、治烟、治味、防重污染“四治一防”综合整治措施,对445家“散乱污”企业开展分类整治;对县城区和各镇重新划定了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专项行动。系统化治水,全面落实清水行动计划,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一河一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发挥县、镇两级河长牵头抓总、统筹调度、应急指挥的职能;加强入河排污口管控,开展工业聚集区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强化地下水污染治理,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开展了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砀山县考核断面的监测工作,共监测河流4条,断面4个,取得有效监测数据120个。综合化治土,扎实推进净土行动。安装了全国土壤污染详查布点设计管理系统,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进行核查,划定了11个详查单元,确认点位141个,砀山县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结果确认单已上报市土壤办,省厅审核已通过。《安徽省砀山县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初稿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均无意见,已上报市土壤办审核。省环保厅协助详查采样单位开展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采样工作已对接,专网已调试完毕。市局土壤办及专家现场核查我县土壤污染详查点位,为取样监测打下基础。土壤污染监测仪器安装调试完成。坚决打好固废、危险固废这场硬仗。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重点污染源监测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从“严”治理,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日常监察1700余家次,立案处罚23起,罚款53.308万元,移送适用行政拘留案件6起,行政拘留4人。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无缝对接、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和“定区域、定职责、定人员、定任务、定考核”的要求,加强县、镇、村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开展网格化环境监管培训,提升业务素质能力。对10余家重点排污企业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控,为环保工作安上“天眼”,提高环境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加强环保与公检法等部门的联动执法,突出随机抽查,结合日常监管和信访、突发环境事件等专项检查,以强有力的执法监管倒逼企业加强污染防治、严格守法经营。同时,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件,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砀山县人民政府 环保局 冯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