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身边好人

您的位置:首页 >>身边好人
砀山县最美村医王战学:33年守护村民健康

2018-05-02

    “我给你拿点川贝、百合、甘草,回去和梨在一起熬,起锅的时候放点糖,专治受凉咳嗽,小孩爱喝还没啥副作用。”王战学一边给小孩听诊,一边给孩子妈妈说自己独创的食疗方子。




    王战学今年54岁,是安徽省砀山县唐寨镇大王庄村的乡村医生,先后被评为县十佳乡村医生、县优秀签约医生、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这一片五里八庄上,小孩都叫他“不打针的医生爷爷”。

    “我宿州卫校毕业后,就跟着俺舅在良梨镇医院学习,受俺舅的影响,我就想着有一天我得回去给村里那些没钱治病的村民治病。”




    大王庄位于唐寨镇的百年古梨树园里,地理位置偏僻,当年缺医少药的现象十分严重,村民看病要走上十几里路才能到镇上看病。1985年,王战学放弃了良梨镇医院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村里做了一名乡村医生。这一干就是三十三年。

    “虽然这里条件很艰苦,但是可以第一时间治病救人,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王战学每天早上6点钟就来到卫生室,打扫卫生、收拾药品。病人多的时候,一天就只吃一顿饭,一直要忙到晚上。在行医过程中,王战学和村里的村民结下了深厚感情。晚上不管多晚,只要村民上门求助,他都马上打着手电筒赶到村民家里为他们看诊。对于家里没钱看病的,他都是先把病看了再说。“医者父母心,我不能因为村民没有钱付医药费就不给他们看病。”王战学说。至于每年少收多少医药费,他从来没有细算过。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王战学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2016年的一天晚上,本村的贫困户、88岁的翟陈氏心肌梗塞复发,王战学不顾一天的疲惫和冬夜的寒冷,立刻赶到她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后又经过十多天的护理与治疗,翟陈氏转危为安。
    贫困户阚素云糖尿病并发症导致行动能力丧失,了解情况后,王战学主动上门进行医疗服务。只要家属来叫,不管是心电图检查、血糖测试、药物注射,王战学总是第一时间赶到。
    “王医生医术好、心眼好,这么多年啦,不管白天黑夜,都是随叫随到,看病方面从来没计较过钱的事。”阚素云的丈夫王守光谈起王战学医生时,连连竖起大拇指。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卫生院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王战学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建卡率达到100%;坚持上门做产后访视;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每年6-8次入户到各家开展家庭医生签约随访服务,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国家医保政策及惠民政策。为全村2000多人规范建立了健康档案,尤其为本村的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和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并纳入慢病管理,提供每2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每年配合卫生院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体检信息存入档案。

    “医者父母心。”这是王战学常说的一句话。从医以来,他用双脚丈量这片难以割舍的土地,用仁心仁术填写村民的健康档案,无怨无悔地做着百姓健康守护人。(砀山新闻网 崔猛)

责任编辑:赵彧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