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文明创建

您的位置:首页 >>文明创建
砀山县强化措施巩固“三线三边”治理成果

2016-03-23

 为做到标本兼治,砀山县“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以“六有”为抓手,形成长效机制,巩固治理成果。

 垃圾有出路。为解决果树枝条乱堆乱放、秸秆焚烧等问题,引进光大国际建成生物质发电厂,有效解决了秸秆处理问题,每年还可增加农民收入7000余万元。由于疏堵有序,该县已连续4年实现秸秆禁烧“零火点”。光大国际又新增投资3.85亿元,建设日处理7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预计2016年初正式投入运营,将彻底解决垃圾出路问题。

 投入有保障。严格按照人均30元标准列入预算,县财政保证投入3000余万元。发动群众参与,在全县推行“每人每月一元钱,垃圾杂草全扫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引进安徽玛雅文化传媒投资6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公交站台、户外公益广告牌、亮化灯带等基础设施;砀山宴嬉台酒业集团投资400余万元,为城区和中心镇商铺统一更换门头招牌。清洁有队伍。各镇(园区)成立环境整治办和不少于15人的镇容管理队伍。全县按照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标准,配齐了保洁人员和保洁工具,统一解决了保洁员的报酬待遇问题。

 收集有设备。

 按照“户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全县配置垃圾桶近3万个、垃圾箱1300个、垃圾收集转运车163辆,每个镇均高标准建设了垃圾压缩中转站。考核有制度。实行一周一督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奖惩。引入第三方考核机制,考核结果纳入党政干部综合考评。对先进单位及时兑现表彰奖励,对落后单位给予经济处罚,并责令主要负责人电视公开检讨。

 宣教有成效。继续开展“小手拉大手”、“五老”人员文明劝导、“文明家园、巾帼先行”等活动,汇聚各层面力量;抓住重要节点,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干干净净迎两节”等活动,常吹文明之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文明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广大群众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 (崔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