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
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建设
黄河故道 春满梨都 大美宿州·百米国画长卷第三卷《梨都砀山》展出
2017-10-18
市美协创作指导组成员在砀山县召开选题座谈会,观摩草图,指导创作,实地采风

大美宿州·百米国画长卷第三卷《梨都砀山》创作组成员
梨树既是一种果树,也是著名的观赏植物。砀山因连片梨花而闻名世界,《梨都砀山》卷用意象手法表现出成片的梨花海,梨树亭亭玉立,树干以中锋运笔,画出的线条变化多样;梨花用笔蘸墨,按构图需要点出花朵的分布多少和色彩浓淡的变化,花色淡雅,呈现出“千树梨花千树雪”的美景,远观效果更好。
接到市美协的创作任务后,《梨都砀山》卷创作组多次召开创作座谈会、研讨会和点评会,细化工作任务,组织7名创作人员开展采风活动,先后赴芒砀山、黄河故道、百万亩梨园等地采风写生。经省美协、市美协专家评议,最终从刘绍良、王绍强、马晓昂、徐德平、吴贞品等人创作的画作中,选定由陈相印主笔的作品。该画作以文化、历史、发展为纵线,横向铺开芒砀山、黄河故道、百万亩梨园等景色,确定芒砀山、百万亩梨园、黄河故道、古砀城和砀山经济社会发展新貌为主要元素,着重表现大美砀山青山绿水、绿色发展的新面貌,体现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的宝贵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优越性,为砀山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唱响赞歌。
从画卷的色彩上来看,《梨都砀山》卷画面以笔墨为主,用色简洁又不失丰富,无论在造型、用色上都不失中国画这一传统技法,笔墨当随时代,既有传统中国画的高雅,又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把‘梨花广场’放在画面的主要位置,高铁、高速东西、南北纵横,经济、文化、城市、乡村建设和谐发展,展示了砀山近年来的建设成果,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这也印证了和谐城市的重点主题。”《梨都砀山》卷的主笔陈相印向皖北晨刊记者介绍。
在创作过程中,陈相印深感压力大,曾茫然于画什么、怎么画。经过半个多月的写生采风,他有了初步的构思。砀山真的很美,古朴自然的环境、绵延不断的黄河故道等给了他创作激情与灵感。“采风时发现可以画的东西太多,但画面讲究取舍,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有景有情,我把自己的感情融于砀山的美景之中,用艺术的手法把最具砀山特色的内容呈现在画作里。”谈到创作感受,陈相印这样说。(拂晓新闻网--皖北晨刊 欧雪)
责任编辑:黎海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