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身边好人

您的位置:首页 >>身边好人
扶贫村里的第一书记陈金辉:用实际行动赢得村民广泛好评

2017-07-12

“出水啦、出水啦……”赵屯镇赵屯村沸腾了!“呀!真甜呐!”围拢在井旁的人们用手捧起清冽的深井水喝下去的瞬间,禁不住一声赞叹,“小陈书记,太谢谢你啦!”

“小陈书记,太谢谢你啦!”——近几年,这样的话不知道被赵屯村多少人说了多少次。这个“小陈书记”,就是省国土资源厅选派干部陈金辉。

自2014年任职砀山县赵屯镇赵屯村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以来,陈金辉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满腔的工作激情,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用实际行动带领全村4000多名党员群众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让赵屯村甩掉“穷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村民的好评。陈金辉也先后获得“安徽省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和“安徽省优秀选派第一书记标兵”称号。

精准把脉开“方子”

2014年11月,到村伊始,陈金辉便立即开展走访调研,全村1040户他全部走访一遍,全村281户贫困户,他到户走访至少3次以上,并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他深入田间地头,对村里的基本农田和沟渠、田间路况等进行实地踏勘,召开各类座谈会19场次,梳理影响村级发展、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11个:村里的道路没有规划、农田灌溉基础设施薄弱、没有村集体经济、村里留守老人众多、贫困户年龄偏大、部分无劳动能力……摸清了基本情况后,陈金辉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与大家一起座谈、研究,对全村的发展梳理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做到精准识别,明晰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研究制定三年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夯实组织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强化技能培训、建设基础设施、服务改善民生”五大着力点,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为选派和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户一策引“路子”

“我们家只有我和女儿一起生活,我有癫痫病,女儿在县城上高中。陈书记来到我们村以后,多次到我家走访,不仅给我家捐钱、捐物,还帮我找工作,现在我是村里的清洁员,每月800块钱,要不是陈书记,我女儿肯定上不成学了……”贫困户宋雨花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陈书记给俺安排了养猪产业,圈里的猪仔已经六十多斤了,现在俺有四只羊和两头猪,到年底估计能收入一万元。陈书记还给我们申请了大户带动,一年收入2000元左右。陈书记来了以后做的事情,老百姓都看在眼里,都在心里记着呢。”李来心动情地流出了泪。

“陈书记到我们村后,对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多次走访,为给贫困户的脱贫制定适合自身的帮扶措施。这三年村里的集体收入、基础设施、村容村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去年我们村顺利实现了脱贫。陈书记他太辛苦了,经常加班到深夜,星期天也很少回去。我们村的老百姓以前是想着怎样脱贫,现在是想着怎样致富。”村干部王连柱满怀憧憬。

保障脱贫搭“台子”

“陈书记来到我们村后,这几年变化太大了。村里的路基本修完了,农田的水井实现了全覆盖,路灯也亮起来了,为村里争取到的农机不仅解决了夏收秋种问题,还增加了集体收入,光伏项目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问题,深水井项目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问题,正在实施的绿化项目为村民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正在争取的香菇种植大棚项目也为我们脱贫工作可持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陈书记多次组织爱心人士对我们村小学进行捐赠,为了让贫困户能够顺利脱贫,他带领驻村工作队跑遍了所有贫困户,积极为他们制定帮扶措施,我们村贫困户都有三种以上帮扶措施……”张公社是赵屯村党总支书记,他不急不缓,向我们一一道来。

3年来,陈金辉积极协调选派单位和相关部门支持,多方面争取项目资金。为改善赵屯村的村容村貌和村级发展,他协调的赵屯村1500吨冷库、350米深井、村庄绿化、亮化项目均已实施,共投资750万元。他多方争取了项目资金,新修水泥路6.4公里、打井27眼,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300万元的360千瓦时光伏发电项目和75万元农机扶贫项目已经落地。与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工会签署采购协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养殖产品以略高于市场价进行回收,让贫困户放心种植、养殖。陈金辉主动协调选派单位领导先后多次到村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支持款物价值16万多元,精准帮扶建档立卡户105户;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将5万元选派专项资金投入润天服饰有限公司。2016年,赵屯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2万元。

“陈书记,吃饭没有?”“陈书记,你这是上哪儿去?”如今,陈金辉走在赵屯村的街上,很多人都会跑过来和他打招呼。陈金辉也一一清楚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应答着。(拂晓新闻网--拂晓报 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