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身边好人

您的位置:首页 >>身边好人
汪长芬: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人

2017-02-20


汪长芬,男,1969年出生,砀山县李庄镇汴楼行政西村村民。


几十年来,他心里承载着常人不能承受的压力,既当男人又当女人带着七口之家艰难的活着。

李庄镇汴楼行政西村汪长芬,今年四十八岁,看上去有六七十岁,按年龄都是中年,按家庭是个大家庭,但是所有的责任都在他的肩上扛着,所有的灾难都在这个家里碾压滚动。“不抱怨靠自己,咱不能为社会创富,咱尽可能为社会不增添负担”这是汪长芬常说的话,一个崇德向善吃苦耐劳,当男人又当女人从不说苦的汪长芬带着这个七口之家艰难的活着。


赡养老人 承担责任
    舅舅姚新平,因家庭贫寒一直独身,在一次施工路上被卡车碰致重伤,家里无有直系亲属,手术台上需要签字,打电话给在浙江打工的外甥汪长芬,当他接到电话当即返回,看到七窍流血的舅舅,医生安排操办后事,汪长芬义不容辞的接到了家里,调养伺候,结果舅舅奇迹般的竟然活下来了,从死亡线上竟然能站立起来,老舅如今就成了家里的成员,汪长芬无怨无悔的伺候头脑时而清楚时而糊涂的只会骂人傻子般的舅舅。


崇德向善 孝敬老人
    体弱多病的老母亲快八十岁,照顾老母亲这更是汪长芬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一次母亲生病了,汪长芬用三轮车拉着母亲去看病,天下雨路又滑,下坡的时候车没有闸,直冲水沟,汪长芬跳下来用身子抱着车轱辘,母亲没有事,而他的耳朵却挂烂了半寸的口子,鲜血流了一身,幸好离医院很近,医生给他缝了八针,没有打麻药,医生说他是硬汉,是个大孝子,关键时候用身体挡住了母亲的灾难。他感动的说“人家医生真好,都没有给我要钱,”其实他应该吃药打破生风针,但是他不舍得,去年阑尾炎手术,手术过两天就自己开着三轮车回来了,刀口被颠簸的化脓疼痛难忍,但是他不能躺下,这一家人靠他活着。
孝老爱亲 无怨无悔
     二弟智障,没有房子,暂时借助四弟家的房子吃住,只是会吃饭能出力,弟媳妇夏平丽是小脑儿,只能吃饭还不知道饥饱,说不清楚,没有记忆,按年龄不够吃低保,但是又无能力。怎么办?家里有一个瘦弱儿子汪建,刚生下两天发高烧,家里人说活不了,但是汪常芬硬是一口水,一口汤的从两天把他拉吧到现在,为了下一代这个家的所有一切又都落到汪长芬的肩上。
     妻子精神有病,“羊羔疯”走一步要拉一步,什么活也不能干,常常走失,早几天汪长芬出去买馍,回家媳妇犯病,口吐白沫的时候是脸朝下的,便呛死了,撇下了六岁的儿子,原来妻子在家里好歹还能说话,如今汪长芬一个人坚强的支撑着这个残缺的家庭。
感恩社会 勇往直前
     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看一眼老舅,喊一声老娘,摸一摸两个孩子,然后烧锅做饭,再送到每一个人的手里,下地干活,打药剪枝,卖水果,洗衣服。汪长芬很开朗乐观,他说“我母亲吃低保了,现在太平盛世,咱得感谢党,我弟媳妇需要照顾,侄子孬好有个娘。我的孩子没有娘啦,我巴望他成长,不管如何都得把这俩孩子拉扯大。”从他的微笑中,能看出他心中充满希望。
见义勇为 爱心无限
    今年十二月份,汪长芬去李庄买馍,看到路沟里有个人旁边倒着电动车,他用手摸摸还活着,从沟里把他背到三轮车上,然后送到汴楼医院,经过抢救一个年轻人晚上喝酒到早上才被汪长芬救起,全家人千恩万谢这个好人。村里无论谁家有事他都帮忙,干最脏最累的活。一个崇德向善的好人。他牢记老母亲的话“不抱怨 ,靠自己。”老舅、弟弟家三口,老母亲,儿子和他,这个七口之家,他心里承载着常人不能承受的压力。他说“只要咱能过得去,就别给社会和村里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