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文明网 | 安徽文明网 | 中国文明网

欢迎来到砀山文明网!

身边好人

您的位置:首页 >>身边好人
砀山农民朱永连当选“宿州好人”

2016-08-29

 经各级推荐和“宿州好人”评审委员会评定,日前,2016年7月份“宿州好人”评选揭晓,砀山县周寨镇农民朱永连等10人当选“宿州好人”。

今年65岁的朱永连是砀山县周寨镇朱楼村农民,也是一位老共产党员。50年来,朱永连以无私奉献社会为荣,以帮助他人为乐,做了大量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群众的好事。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动人事迹,不仅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肯定,也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

 朱永连心地善良,常以助人为乐。1973年10月,朱永连去周寨镇西南小陈楼走亲戚,发现一位青年在路旁啼哭,就主动向前询问情况,得知这个年轻人是山东省成武伯乐乡朱庄人,名叫朱吉连,去山东微山县亲戚家借钱给妻子看病,在路上丢失了全部借款150元,到周寨时自行车链子又断了,没法回县医院给妻子看病,才难过得啼哭。朱永连急忙相劝,并带他到周寨镇街上修好自行车,替他付了20元的修车费。朱永连又把朱吉连领到朱楼村,向邻居借了200元现金,交给朱吉连给妻子看病。妻子病好后,朱吉连马上送还200元钱,但朱永连说什么也不要,叫他回家后给妻子补养身体。朱吉连非常感激,30多年来,和朱永连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朱楼村有个60多岁的五保户朱永富,生活困难,朱永连经常给他送菜送面。1994年,朱永富在砀丰路旁收留了一个瘫痪的女孩,生活更加困难了。那女孩不会说话,住址不明,无任何凭据,因不能登记户口,连国家救济及残补政策都不能享受。在寻找户口证据二年无结果的情况下,朱永连积极向上级和镇派出所反映实际情况,派出所经过反复调查后,给残疾女孩办理了户口。有了户口,朱永连又租车拉朱永富二人去砀山县曾庄医院,办理了一级残疾手续,朱永富父女二人最终享受到五保供养和残补待遇。看到他二人生活无忧,朱永连脸上露出了笑容。 

 1995年春天,朱永连到周寨镇汪庄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了解到敬老院有五六个重病号,因欠医疗费不能及时就医,朱永连就主动捐助现金700元,解决了敬老院的燃眉之急。从那时起,朱永连特别关注敬老院和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每年春节都慰问困难家庭和敬老院,给他们送米送面,送油送肉,送鞋送衣,每年春节捐助在200元到5000元之间,21年来从未间断。他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敬老院得全体老人,他们先后送给朱永连“助人为乐”匾牌4块、锦旗4面,并以敬老院名义书写感谢信,送到朱永连家中。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朱永连主动做通家里人的思想工作,把准备给老伴李素荣看病的5000元钱送到县民政局,作为赈灾资金。他的行动受到了时任县委书记张祥根的称赞,县电视台做了七天专题报道,全县掀起了“学习朱永连、捐助灾区同胞”的热潮。

 今年春运期间,朱永连坐砀山到周寨班车回家。在车辆收费时,有老两口因无钱买车票而不能回家。天色渐晚,两位老人焦急万分。看到这种情况,朱永连主动替二老交车费12元。两位老人到家门口下车时,他儿子手提一箱种子酒和12元钱答谢朱永连,朱永连说什么也不收,他说:“帮助老人是应当的,老人能顺利回家,和家人团聚过新年,我感到很高兴。”

 五十年的贡献,五十年的快乐。朱永连捐助社会、助人为乐的动人事迹,在市、县电视台作过多次报道,《人民政协报》、《工商导报》、《拂晓报》、《皖北晨刊》等报刊杂志报道50多次,获得县、镇政府颁发奖状、奖牌20多块。2016年2月,朱永连荣获“砀山好人”称号;2016年7月,朱永连荣获“砀山县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8月,朱永连获评“宿州好人”。面对诸多荣誉,朱永连坦诚地说:“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帮助弱势群体过上幸福生活,是我一生的追求,也是我最大的快乐。”(李艳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