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
您的位置:首页 >>身边好人2016-07-28
日前,笔者来到砀山县官庄坝镇岳庄坝村刘庄自然村张古典的家中,看到八旬老人张古典正伏在桌上看书,他一边认真看,一边记在笔记本上。那专注学习的神态,完全不像80多岁的退休老人。桌旁,那一摞摞书籍和工作日志,见证了一位不慕名利、退休后仍默默奉献余热的老干部奋斗历程。
今年84岁的张古典是砀山县官庄坝镇政府的离休干部,1992年11月离休后,现任官庄坝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心系老干部,积极为老干部的学习、生活奔波忙碌,赢得全镇离退休党员干部的信任和拥护;他关心下一代,带领“五老”志愿者情系留守儿童,帮教失足青少年,取得很大成效;他积极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困难群众解难,献计献策,为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赞扬和崇敬。他诚信待人的态度,雷历风行的作风,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为全县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心系老干部 情暖夕阳
八旬老人张古典长期患有高血压、脑梗塞、肾结石等多种疾病,2007年又因肾积水住院做了肾切除手术。虽然体弱多病,但他以老病之驱,不辞辛苦,努力工作,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扎实的工作作风,诚信的待人态度,热情为老干部服务,充分发挥了老干部支部的作用。
为掌握每个老干部的身体生活学习情况,他经常带领支部委员骑着自行车,克服重重困难到全镇离退休干部家中拜访,通报信息和征求意见,受到广大离退休老同志的好评和爱戴。他给自己规定,每年至少要到每位老同志家中看望慰问一次。老干部有困难,他更是不顾老病之躯,积极帮困解难。
2011年,退休干部焦爱堂有病在砀山县医院住院,由于不慎丢失了公费医疗卡,县医保不予报销医疗费用,焦爱堂及家属心急如焚。张古典得知后及时到医院问清情况,并立即到镇政府开出公费医疗卡丢失证明,连中午饭也没顾得上吃,就返回县医保中心,请求帮助补办。“老先生,您为老同志热心服务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这件事要特事特办。”他热心助人的执着精神感动了县医保中心工作人员,第二天就给焦爱堂补办了公费医疗卡,解决了药费报销难题。“多谢您,解决了我爸爸的大问题。”张古典婉拒了焦爱堂女儿留下吃饭的请求,为帮助老同志解决了难题而感到欣慰。
另外,他还经常为路远或有病的老同志代领养老金和代缴电话费,他平时为老同志排忧解难的事例枚不胜举。张古典就是这样一位宁愿自己千辛万苦、也要尽力为别人解决问题的老干部。“张书记是我们老年人的贴心人,我们都很尊敬他。”提起张古典,官庄坝镇的老干部纷纷竖起大拇指。
关心青少年 大爱无疆
张古典不仅是老干部的贴心人,更是青少年的“守护神”。2009年,他担任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他努力学习关工业务,探索关工委工作的好方法和新路子。几年来,他带领“五老”同志无数次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核心价值观等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等,受教育学生达36000余人次。多年来,他帮扶留守儿童190名,动员11名留守儿童重返校园,帮扶贫困生4名,资助现金3500元和衣服、鞋子等,提供“少儿画王”书籍500多册及文具用品;帮带大学生村官7名,支持青年创业能手49名发展养殖、种植业;帮教失足青年9名,撰写调研材料90多份,其中被省、市转载10余份。
2009年9月,张古典到岳庄坝村刘庄小学作法制讲座,见到了衣着补丁、沉默寡言的六年级男生朱新科。经了解知,朱新科的母亲因车祸行动不便,父亲有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长期随爷爷奶奶生活。“唉,看到小新科可怜的模样,我很难过,我要帮助他,让他健康成长。”张古典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和小新科结成帮扶对子,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战胜困难,告诉他人穷志不短的道理,引导他通过掌握知识来改变贫穷的命运;每次见面,都接济他100、50、30元不等,并送给他换季的衣服。在张古典的帮扶下,朱新科进步很快。他勤劳节俭,知礼懂事,在家帮助父母、爷奶打水、做饭、做家务,星期天下地干农活,并帮助邻居老人提水等;在校遵守校纪,团结同学,学习努力,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以优秀成绩考入理想的高中。“我不怕吃苦,从小事做起,不断磨练自己,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做一个像张爷爷这样的好人!”朱新科充满自信地说。在张古典的带领下,现在全镇已有450名“五老”志愿者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有250多名“五老”人员与300名青少年学生结成对子,开展“大手拉小手、夕阳暖朝阳”活动,全镇奏响了情系朝阳、甘为人梯的乐章。
张古典在暑假里指导留守儿童学习
2009年7月3日上午8时,张古典骑自行车去镇政府,在村南桥下,发现一个10多岁的小男孩,面容憔悴、精神恍惚。出于直觉,责任心强的张古典觉得这个在桥下逗留的小男孩很不正常。“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儿?”张古典停车下桥关切的问。“别害怕,有事给爷爷说,爷爷帮助你。”很久,小男孩才消除戒备心,说出事情的原委。原来小男孩姓李,家住江苏丰县王沟镇,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被爸爸打了一顿。他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已4天了,身上没有钱,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又累又饿。张古典一听,赶紧安慰他:“你在这里等着,爷爷给你拿吃的,然后送你回家。”张古典立即赶回家,叫来正在地里干农活的孙子,开上三轮车,并到商店买来饼干和饮料赶到桥下。看到小男孩狼吞虎咽的样子,张老很高兴。等孩子吃饱后,张老和孙子一起开车把他送回家。一路颠簸来到江苏丰县王沟镇小孩的家中,李家院中站满了人,大家正为找不到孩子而焦急万分。看到孩子平安回家,他妈妈一把抱住孩子放声大哭。面对把孩子安全送回家的张古典,孩子妈妈扑通一声跪下直磕头,并连声说:“谢谢张大爷救了我的孩子,您是俺一家的恩人哪!”张老拉起孩子的妈妈:“不用谢,孩子迷路了,送孩子回家是应该的。”孩子爸爸买来一块肉,并掏出2000元钱,感激地说:“这钱是俺家的一点心意,请你中午在俺家吃顿饭。”“我是一名老党员,关爱孩子是我的责任,这钱我一分也不能要。”张古典谢绝了李家人的热情挽留,就和孙子一起回家了。李家人眼含热泪,千恩万谢,一直把张古典送到村口。
张古典不但关爱留守儿童,还注重帮教失足青少年,把帮教工作延伸向高墙之内。2009年,张古典到官庄派出所了解全镇犯罪青少年情况时,获知本镇青年刘某因绑架罪判刑12年,现正在安徽庐江监狱服刑。张古典痛心不已,为刘某失去大好青春年华而难过,他决心帮助刘某。他立即与庐江监狱电话联系,在监狱的大力支持下,他及时与刘某签订了《社会帮教合同书》。
“张老师:当我接到你的来信时,我的双手在颤抖,我的心跳在加速,感动的泪水从眼中流下,今天我真正感到了政府和人民没有抛弃我们这些犯了罪的浪子,你用温暖之手挽救我,用真诚之心打动我……你放心吧,我一定全力以赴,努力改造,用实际行动报答你的挽救之恩!”手捧张古典的的来信,刘某泪流满面,他在回信中感动地说。为使帮教落在实处,张古典每月给刘某通一次书信,加强劝导教育,及时疏通心理障碍;不定期赠寄法制书籍等学习资料,增强刘某的法制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对刘某的家庭困难进行救助等。“张老师:今天我又收到了您寄来的法律书籍和法制报刊,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将您的来信反复看了好几遍,从字里行间读懂了老师教诲的真谛,家乡的父老乡亲没有嫌弃我……您给我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向,是我生活的动力和座右铭,我一定努力改造,争取早日重返社会!”书信往返,承载了真诚的情谊。张古典发自肺腑的规劝和教导让刘某感动,刘某的真心忏悔和深切反思让张老欣慰,每次得知刘某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改造成绩,张老都为之高兴,鼓励他向更大的进步冲刺。
2010年7月,应庐江监狱邀请,张古典及镇关工委刘景信两位老同志参加了监狱举行的9名砀山籍服刑人员现场帮教活动。这9人中有杀人犯、抢劫杀人犯和抢劫犯等多种犯罪类型,帮教难度很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们就是要用真情感化他们,改造他们,让他们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张古典坚定地说。受镇关工委委托,张、刘两人当场又给另外8名服刑人员签订了《社会帮教合同书》。回家后,张、刘两位老人开着电瓶车,不畏风吹日晒,克服走路难、联系难、找人难等重重困难,走村入户,深入到官庄、曹庄、陇海、唐寨、良梨、周寨等6镇8个行政村的10个自然村,行程约400华里,逐个到帮教对象家家访,商谈帮教的措施,受到服刑人员全家的感谢。张古典对9名服刑人员曾7次赠送法制书籍、报刊和文具用品,电话信函联系80多次,接到服刑人员感谢信16件。通过邮寄资料、互通书信、交流沟通、调动家庭积极帮教等形式,触及帮教对象的灵魂深处,帮教取得显著成效,有4名获得减刑提前释放,分别减刑3年、1年10个月、1年8个月、1年4个月,另外4名顺利刑释出狱,一名有三次记功、三次表扬奖励,具备减刑条件。2012年7月,监狱来信感谢张、刘二老对监狱教育改造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张古典情暖狱中囚子的帮教精神,多次受到省、市、县关工委的表彰,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浪子回头金不换。张古典重点帮教的刘某因减刑3年,已于2013年提前出狱。他利用在狱中学到的机械使用技术,在湖北省某工地打工。三年来,刘某实干苦干,月工资8000多元,现已结婚生子,并买房买车,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早几天,我俩还电话联系呢。他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我真为他高兴!”张古典欣慰地说。
为群众分忧 化解矛盾
虽然已离休多年,但张古典时刻不忘自已是一名共产党员,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甘当铺路石,上为党委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难,为全镇的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强震后,他先后两次组织全镇老干部党员开展捐款和缴纳“特殊党费”献爱心活动,每次他都积极带头并多交。2010年7月,官庄坝镇的一个自然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因规划未经群众同意,加上其他原因,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他们聚集百余人开着三轮车,手举上访标语,高喊口号要上县告状。人数之多,声势之大,影响之广,是官庄坝镇前所未有的,如不及时劝阻制止将会造成严重后果。镇党委发现后,请张古典等老干部协助做群众工作。张古典挺身而出,多次召开村民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了解事实真相后,及时向镇党委汇报,镇党委政府迅速作出果断公平的处理,消除了群众的意见和不满,平息了事态的发展。
2006年秋,他所住的刘庄村修公路,工作难度大,张古典连续一个多月主动协助村干部做群众工作,及时清理路障,使修路顺利进行。2015年3月,官庄坝镇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张古典主动参与,骑着自行车8天跑遍全镇6个行政村一个社区的38个自然村,一边抄写墙上刷写的“三线三边”标语,一边向群众宣传治理环境的意义和好处,走访村民78户,搜集村民反映的各种意见和建议43条,及时梳理后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并提出改进意见,得到党委政府的采纳。
八旬老人张古典,人老心不老,坦诚待人,热心助人,积极为老同志办实事;他离职不离岗,给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当好参谋,无私奉献;他位退心不退,心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在他的带领下,官庄坝镇老干支部走出了一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路子,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张古典也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
多年来,张古典和他所在的老干部支部获得了很多荣誉。2010年官庄坝镇老干部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授予“全省先进集体”称号,2010年6月张古典被评为“全市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4年9月,张古典被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老干部局评为“宿州市十佳离退休干部”;2015年1月,他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6年1月,他被评为“砀山好人”;同时,他多次被砀山县委评为“砀山县优秀党员”,连续6年被县关工委评为“全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李艳龙)